close

  武昌愛尚東亭小區門口空地停滿了車,從地面瓷磚能看出這裡以前是個小廣場見習記者胡琴沁 攝
  記者張延
  “虎泉困局”究竟該如何破解?昨日,本報再度聚焦“虎泉困局”,令路面交警頭疼的問號引來眾多武漢知名交通專家關註,他們紛紛通過本報建言獻策。
  各抒己見,核心觀點卻是不約而同——必須改變現有的停車收費制度,提高路面停車收費標準勢在必行。通過經濟手段,讓市民學會算出行賬,中心城區多選擇公共交通出行。
  成本過低直接衍生馬路停車亂象
  華中科技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憲堯在談到“虎泉困局”時說,路面停車亂、停車多,跟武漢路面停車成本太低有很大關係。
  根據物價部門的指導價,小汽車在我市繁華地段停車,第一小時收費3元,第二小時開始,繁華路段每小時為4元、每天25元封頂;其他路段停車則為每小時2元、每天8元封頂。
  實際操作中,這個標準也未能嚴格執行。車主可以討價還價,“不用撕票”就可省下一半費用。人工計時也並不准確,留下了講價的餘地。
  路面停車收費應高於地下停車場
  道路資源稀缺,停車費用至少應高於地下停車場。市交通研究所所長胡潤洲教授介紹,路面停車成本高於地下和專業停車場,繁華路段高於一般路段是通行的“國際慣例”。
  在西歐,為避免“浪費”,路邊停車收費通常以15分鐘為一個計時單位。通過提高稀缺的路面停車的費用,車主不得不考慮整個出行的費用,也可以促使市民到繁華區、鬧市區時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。
  在國內,即便是西部都市成都,繁華路段即一類區域路面停車起步價為10元/小時,同一路段地下停車場則為5元/小時。二類區域為8元/小時,三類區域6元/小時,四類區域起價2元/小時。
  “虎泉困局”只能用經濟杠桿破解
  胡潤洲教授認為,交管部門對“虎泉困局”不可謂不盡心,但“硬軟”均難見效,由此破解這一困局不僅僅是“管”的問題,而應該轉換思路,比如,學習其他城市經驗利用經濟杠桿合理調配停車位資源,一旦地面的停車費大大高於地下停車場,車主們當會自覺地轉入地下。
  趙憲堯教授建議,提高路面的停車費用,具體要出台合理的“差別收費法”。地上地下有分別,在不同時段、在出行高峰期也應該有價格差。
  這樣,當市民要去擁堵和繁華地區時,讓其自覺選擇把車停在收費便宜的地方,再通過轉乘公交、步行等方式到達目的地。
  截至3月底,武漢市機動車159.76萬台,每天的出行率高達80%,而在紐約,這個數字只有20%。“有了車,不等於去買醬油也要開車。”趙教授認為,要通過經濟手段,讓市民學會算出行賬。
  規範停車收費方式
  目前,我市路面停車收費還存在主觀隨意性大的問題。通過收費員收費,市民可以講價,存在很多不規範因素。胡潤州教授認為,地面停車更“方便”,也會破壞制度的嚴肅性。
  路面停車應該作為停車場停車的補充手段和便民措施,但隨意收費卻增大了路面停車的“吸引力”,讓市民更不願意選擇規範的停車場。在路面也應該全部採用智能化的咪表收費方法,儘量減少這一過程中的人為因素。
  此外,專家們呼籲,市民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,多採用公共交通出行,儘量少開車。  (原標題:提高路面停車收費勢在必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u87vuje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